近年来,马克思主义学院通过开展“大学生讲思政课”微课竞赛活动,以讲促学,创新思政课教学模式,运用“课前思政微课堂”“大学生思政微宣讲”“行走的思政课”等方式,引导青年学生走上思政课讲台,用青春的声音,传播党的理论、思政道理和时代先声,打造更加充满青春活力、更为贴近青年学子的思政课堂。
“大学生讲思政课”微课是以课程内容为基础,融合朗诵、讲述、表演等多种艺术表现方式为一体,形成主题鲜明的音画风格的大学生讲思政课微课堂。微课堂采取沉浸式的教学模式,让学生从知识走向实践、从实践走向认知、从认知走向外化,更好地反哺课堂教学,是我校开展思政课改革创新的重要举措。大学生讲思政课打破了传统的思政课教学模式,积极拓展第二课堂,从讲稿研创到视频展示,师生共同挑选题材,打磨讲稿、深入研讨,再创文本,以团队力量协同创作,让思政课“活”起来。
马克思主义学院先后举办了“大学生讲思政课”微课竞赛、“文化寻根之路”主题线路研学宣讲等活动,组建思政教师团队,从主题遴选、教学设计、语言表达、视频拍摄等方面对学生进行精心指导。团队指导教师郑洪辉说:“在与学生一道进行备课打磨的过程中,让我体会到了什么是真正的教学相长。我不仅见证了学生们的蜕变,也从他们身上汲取灵感,不断思考究竟什么样‘配方’的思政课才更适合当代青年人,能够让党的理论真正入耳、入脑、入心,在他们心中落地、生根、开花、结果。”在师生们的共同努力下,先后涌现出《沿着总书记在武夷山的绿色足迹,探寻“两山论”的奥秘》《走进朱熹园,感悟朱子文化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双向奔赴》《留住历史根脉 传承中华文明》等一批结合武夷山生态文化、朱子文化、茶文化、红色文化等地方特色资源进行设计的思政微课,广受学生们的欢迎和好评。
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张志雄表示,“大学生讲思政课等系列活动受到师生们高度重视和积极响应,充分调动了大学生学习思政课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有效提升了学生对思政课的参与度和获得感。学院将在现有活动基础之上,进一步创新教学模式,让更多的青年学生参与到讲授思政课的行列之中,教育引导他们真学、真感、真实践,不断提升青年学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和实践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