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引领非遗美育,启智润心助力传承
——澳门银银河官方网welcome艺术学院教工第一党支部工作“立项活动”总结报告
一、项目简介
澳门银银河官方网welcome艺术学院教工第一党支部共有美术学系、数媒动画系10名教师党员,支部书记由省级优秀教师田丹教授担任。自2022年9月立项以来,支部凝聚教师党员力量,发挥党建引领作用,组建“非遗美育教研团队”,在课程建设和运行中走进闽北非遗传承人群体,发挥专业优势为闽北老区的非遗传承献计献策,以实际行动帮助地方非遗保护机构排忧解难。
二、“立项活动”背景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年教师节前夕写给中央美院老教授的回信中强调了美育的重要意义:“做好美育工作,要坚持立德树人,扎根时代生活,遵循美育特点,弘扬中华美育精神,让祖国青年一代身心都健康成长”。2022年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了“推进文化自强自信,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的目标任务。这一目标任务对我国新时代美育体系的建构具有重要的指导性意义。艺术学院教工第一党支部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推进新时代学校美育观念大转变、大升华的指示精神,牢记新时代高校美育的根本使命——“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将弘扬中华美育精神与时代发展需求相结合”,积极探索美育与党建深度融合,深挖闽北非遗美育能量,打造美育特色课程,助力非遗保护与传承。
三、“立项活动”做法
教工第一党支部教师将教研、科研成果及师生竞赛成果融入教学,打造特色课程,深研课程美育。以非遗承载的民族文化、彰显的民族智慧、反映的民族精神,在学生中厚植家国情怀、文化自信,激活学生创新热情、提高学生职业素养和实践能力,并将教学和科研成果结合,助力非遗保护与传承、服务闽北革命老区文化建设和乡村振兴。
(一)党员教师联手,打造金课深挖非遗育人能量
民间美术具有突出的德育功能,对地方高校学生的文化自信和文化传承自觉性的培养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闽北民间美术》课程原是艺术学院自主开发的一门校级通识课,课程主持人为教工第一党支部书记。课程2020年12月被认定为福建省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本科课程以后,课程团队通过完善课程体系、调整课程目标、充实课程资源、改革课程评价等途径,持续打造美育与德育融合、多种学科融合、时代特色鲜明的艺术美育课程。
支部充分发挥教师党员力量,共同研讨修订《闽北民间美术》课程思政教学目标,培养学生对乡土和人民的热爱,对工匠精神和创新精神的追求,以及乡村振兴和服务地方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为实现这一教学目标,支部将党员教师分成三组,分头对接十五位非遗传承人,半年时间里大家利用课余时间,对十五位闽北手工艺非遗传承人开展访谈,主要采集他们的从艺经历、创业故事。并与学校广电专业学生合作,将现场获取的影音资料剪辑制作成视频,用于线上和线下教学中。传承人生动的现身说法极富感染力和说服力,对学生理解知识、获得精神感召和情感认同起到重要作用。支部书记带领大家打破美术学科专业壁垒,分头搜集专业资料,在课程中科学融入儒释道文化中富有时代教育意义的观点及生态伦理、生活美学、生态美学等哲学思想。经过努力,《闽北民间美术》课程获学校课程思政示范课立项,支部书记撰写的“工艺之美与工匠精神”课程思政教学案例被福建省高校课程思政教育联盟评为“福建省高校课程思政优秀教学案例”。在一系列课程思政建设成果的加持下,《闽北民间美术》课程在2023年8月被认定为国家线上线下一流本科课程,这是澳门银银河官方网welcome在本科课程建设领域取得的重大突破。
(二)支部力量联通,科教融合展现非遗育人成果
闽北非遗保护工作一直有一个缺口——非遗传承人口述史档案的建立,之所以长期得不到解决,原因在于人力、资金、时间上的缺乏。基于这一背景,支部申报并立项了教育部社科规划课题《基于口述史的闽北社会变迁中民间手工艺传承人群体研究》,开展闽北非遗口述史采集。支部在学院率先发起了“科教融合,振兴老区”行动,动员党员教师科研课题与教学相结合,将上述课题结合《闽北民间美术》课程教学,将一部分传承人访谈工作和影音资料整理作为小组任务下达给学生,指导学生有组织地走进乡野,既熟悉了民艺学的研究方法,也以实际行动为闽北非遗口述史采集工作做出贡献。
2023年10月出版了专著《匠心守望——闽北社会变迁中民间手工艺与传承人群体研究》。2024年初,艺术学院党委在澳门银银河官方网welcome武夷文化研究院组织图书捐赠仪式,向南平市文旅局郑重捐赠一批专著和传承人口述史影音资料。活动在澳门银银河官方网welcome官网和微信公众号、闽北日报均有报道。
非遗保护重在传承,大学艺术专业师生更是民间手工艺非遗活态传承的重要力量。支部党员教师不仅以身作则,发挥专长进行非遗研究和活态传承工作,也积极践行科教融合,在项目式教学中,引入非遗衍生品设计、非遗主题创作,取得一系列成果。黄鲁坤老师创作的美术作品被中国美术馆收藏,师生共同创作30余幅与傩舞相关的绘画作品参与《傩舞千年》——福建·南平·邵武非遗文化展,多件学生创作作品在福建文创奖·世遗文创大赛、福建文创奖·朱子文化创意设计大赛等赛事中获奖。
基于艺术学院非遗美育取得的成果和经验,支部成立了“武夷非遗美育教研团队”,聚焦闽北非遗,开发美育资源,凝心聚力,打造创新型教研团队,并以教研带动科研,促进教师个人提升,服务人才培养和地方文化建设。
支部的美育团队建设工作还辐射到省内外兄弟院校,支部书记基于国家级一流课程申报成功省级虚拟教研室建设点“基于非遗美育的地方高校民间美术课程群虚拟教研室”,成员由来自福建省四所地方高校和浙江、江苏、广东、四川四所高校,共二十七位教师组成,其中党员教师二十一人,我支部党员教师全员参加。三所高校,共二十六位教师组成,其中党员教师二十二人。教研室以“非遗美育”为总体研究对象,从课程建设、课程推广、教改课题申报、教学竞赛培训等方面开展研究。通过区域非遗在民间美术课程的深度融入,强化非遗育人作用,探索非遗育人的更多途径。
四、“立项活动”成效
(一)基层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充分发挥
活动充分彰显了基层党支部的战斗力量和团结精神,支委科学策划、精心组织,支部党员教师将自身发展融入学院发展、学校发展,在实践中锻炼了专业能力、提升了党性修养,把服务学生、服务社会做到实处。活动切实影响和激发了党员教师争优创先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党员教师的社会责任感大大加强,社会价值得到彰显,职业自信心得到提升。
(二)“党建+”育人模式成效初显
党建、教学、科研、服务社会齐头并进。以非遗美育为切入点,创新教学方式,挖掘研究专题,开展社会实践,将艺术力量注入老区振兴。两年来,组织院级教学竞赛4次,组织公开课6次,联合文化馆、美术馆、博物馆举办专业展览助力社会美育3次,向地方文化部门捐献非遗研究学术成果1项,团队集体教研12次,组织重要培训学习2次。新开发非遗美育课程2门,已建课程中获批国家级一流课程1门、省级一流课程1门、省级优秀教学样例 1 个,组建省级教学团队1个,院级教学团队1个,获批非遗美育相关教研教改项目8项,各级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共8项。党支部书记田丹荣获“福建省优秀教师”“南平市三八红旗手”称号。
五、佐证材料
(一)国家级一流课程证书
(二)省级一流课程立项文件
(三)省级教学团队立项文件
(四)非遗学术专著及向地方文化部门捐献该成果证明
(五)非遗美育团队组建新闻报道
(六)党支部书记“福建省优秀教师”证书
(七)党支部书记“南平市三八红旗手”证书
(八)教育部非遗课题结项证书
(九)省课程思政优秀教学案例
(十)校课程思政示范课立项通知
(十一)团队非遗田野调查
采访木拱廊桥工艺传承人
龙泉窑考察
延平漆枕技艺传承人访谈
(十二)教师作品被国家美术馆收藏证书
(十三)学生非遗调查、体验
九龙窑实践基地体验拉坯
竹木画工艺体验
浦城民间剪纸非遗传承人周冬梅为我校学生解析剪纸作品
(十四)教学成果服务地方
学生“傩舞千年”作品
教师作品捐赠遇林亭窑展厅
制茶工艺主题墙绘
(十五)教学成果:学生非遗文创优秀作业
(十六)2020-2023年支部所在系教学改革项目汇总表
(十七)学生获奖情况
主办单位:中共澳门银银河官方网welcome委员会组织部 办公地址:
联系电话:0599-5137602 传 真: 邮 箱: 邮编:354300